深圳車牌拍賣成交價超過上海
12月25日,2017年第12期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競價結束,個人車牌最低成交價為82500元,平均成交價為95103元;單位車牌最低成交價為67000元,平均成交價為71070元。
與上個月相比,深圳個人車牌成交價飆漲1.3萬元。據悉,12月份上海個人非營業性客車競拍的平均成交價為92848元。這意味著,深圳個人車牌已首次超越上海,成為全國最貴鐵皮。(澎湃新聞)
![]() |
上海從1994年開始實施車牌拍賣,到2004年開始出現競拍均價超過4萬元的情況,此后有降有升,直到2007年才突破5萬元大關,又過了10年,競拍均價觸及9萬元大關。上海十多年的路,深圳一年就給走完了。
有人搶了137萬元支付寶紅包
12月26日消息,支付寶近期推出的紅包活動,反被羊毛黨利用。通過群發短信的方式,有的支付寶用戶在短時間內獲取了137.8萬元紅包,有的獲取了52.5萬元的紅包,同時顯示還有10萬+個紅包在來的路上。
對此,螞蟻金服發布公告表示,禁止使用濫發短信等破壞用戶體驗的方式進行推廣,目前支付寶已經處理了800多個這樣的賬戶。(虎嗅網)
![]() |
但是,在表面受益的背后,用戶的活動體驗感降低,垃圾短信背后的黑色產業鏈在不斷發酵,支付寶的品牌形象也在降低。當然,這也暴露了支付寶紅包游戲規則存在漏洞,所以給人可趁之機。支付寶這是活活的冤大頭啊。
三星芯片收入首超英特爾
12月26日消息,三星電子有望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銷售商。飆升的存儲芯片需求正推動三星超越英特爾公司,后者已經把持年芯片收入第一的位置長達25年時間。
數據顯示,今年1月至9月,三星半導體業務收入為492億美元,同比增長46%。【三星為何能逆襲?點擊文章《2017年,漲幅超過房價的東西是哪四樣?》深入了解吧】英特爾同期半導體收入為457億美元,同比增長6%。(鳳凰科技)
![]() |
和去年相比,今年英特爾6%的增長速度其實不算慢。但其主營業務仍依賴銷售電腦的中央處理器,而全球的個人電腦并沒有發生結構性供需變化,因此增長效果沒有那么夸張,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三星超越。
京東占《妖貓傳》六成以上宣發
12月26日消息,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盛唐奇幻電影《妖貓傳》的出品方新麗傳媒選擇了電商平臺京東,占據了高達60%至70%的宣發預算。據悉,今年圣誕期間,京東在站內開啟了《妖貓傳》電影日、PLUS會員日、京東圣誕奇物宴三大主題活動。
據京東集團副總裁門繼鵬透露,京東這次對電影《妖貓傳》的推廣力度超過了雙十二,目前已有超過8萬家第三方商家參與此次活動。(第一財經)
![]() |
無論《妖貓傳》最終的票房如何,此次京東對傳統的電影宣發模式提出挑戰,已經表明京東要布局文娛產業。難道未來擊垮傳統廣告業的是電商平臺?看來,傳統廣告的三觀也要被顛覆了。
蘋果被傳大幅縮減iPhone X訂單
12月26日消息,有媒體稱因iPhone X銷售不如預期,蘋果公司下調了明年首季銷量預期,從原訂單季5000萬部大減至3000萬部,減幅超預期。同時稱富士康旗下鄭州廠區緊急宣布,全面暫停招工作業。
對此,蘋果供應鏈公司藍思科技、安潔科技均表示并未收到蘋果下調明年一季度訂單的消息,目前仍在按照原計劃生產。(證券時報)
![]() |
另外,無論是在美國本土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,購物季都已走到尾聲,市場對iPhone X并未表現出特別旺盛的需求。因此,下調預期銷售目標應在意料之中,但幅度是否會如此之大有待商榷。
全國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僅15%
12月26日消息,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70萬輛,對應鋰電裝機將達到30GWh,產能利用率大概為15%。另有數據顯示,今年前10月,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為18.1GWh,而國內動力電池的產能已經超過200GWh,產能嚴重過剩。
一位電池企業內部人士表示,目前中國有超過200個電池廠,但是80%的出貨量由行業前十的企業完成,其他廠商分食剩余20%的市場。(21世紀經濟報道)
![]() |
任何一個行業,總有不少處在行業末端的小企業,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、資金儲備上并不具備優勢,很多是跟風涌進來,被競爭法則淘汰是遲早的事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鋰電池概念的股票,可能會面臨壓力。
泰禾董事長“預測”銷售目標被打臉
12月26日消息,泰禾集團回復深交所關注函表示,公司董事長黃其森關于2018年銷售目標2000億元,屬于董事長黃其森對公司發展的目標和愿景,不構成本公司的預測和承諾,股票12月27日上午開市起復牌。
早前,黃其森曾表示,明年泰禾集團銷售額的目標是再翻一番至2000億元。這番話引來了深交所對泰禾集團董事會發出問詢函,要求其說明這是否構成業績承諾。(鳳凰財經)
![]() |
2017股市機構散戶冰火兩重天
12月26日消息,臨近年底,大盤藍籌大漲,小市值股票大跌,很多機構賺得盆滿缽滿,多數小投資者虧得一塌糊涂,這種結構性行情導致的投資收益兩極分化,在A股的二十多年歷史上尚數首次。
從數據來看,公司市值越小,成交額越低,業績越差,市場表現就越差。而這些邊緣化個股的持有者,基本都是中小投資者。從海外成熟市場來看,七成以上的成交量是由機構投資者完成。(央視新聞)
![]() |
今年以來,為什么這些大盤股能漲,其實也是因為機構借助持股優勢,可以拉得動這些火車頭,否則靠散戶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。問題是,這些機構投資者并不像國外那樣多元化,或者說市場化機構居多,而是包括了各種基金、資管計劃、券商以及國家隊的資金。這就造成了不盡公正的市場環境。無論如何,中小投資者是做不過這些機構投資者的。但是跟著機構喝湯,卻也不是沒有風險。
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;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/圖片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我們處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