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視財經6月份《對話》欄目播出了名為“把脈區塊鏈”的相關內容,嘉賓的觀點主要有三個,“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”、“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”、“區塊鏈是制造信任的機器”等等,這給了區塊鏈參與者很大的信心。更早回到2017年底,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一張號召所有被投項目“All in 區塊鏈”的截圖橫空出世,一石驚起創投圈千層浪,區塊鏈很快成為2018年開年最熱的話題和創業風口。
創業者、媒體人、投資人紛紛入場,各類區塊鏈服務機構層出不窮。這其中,世界區塊鏈組織WBO格外引人注目。
世界區塊鏈組織WBO于2017年8月在美國注冊,作為聯合國下屬的非贏利性機構,WBO組織主要目的是推進區塊鏈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,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行業共識和交流平臺。WBO組織下設多個機構推動區塊鏈行業細分領域發展,這其中與區塊鏈項目方結合最緊密的是WBO投資促進署及會議展覽署。
作為WBO投資促進署及會議展覽署的負責人,陳啟新已有11年的投資從業經驗,從事過基金、投行、天使投資、VC、PE等不同階段的投資工作,這讓他在選擇區塊鏈項目進行投資時更加得心應手。陳啟新先生現任世界區塊鏈組織投資基金(WBOF)創始人兼執行合伙人、綠洲區塊鏈生態基金(OBEF)執行合伙人、淼石資本執行合伙人。目前由陳總力推的WBO FUND計劃出資10萬ETH助力區塊鏈創業者,第一階段2萬個ETH由基金管理公司成功出資,另外招募200個LP共同加持WBO FUND。基金對LP的要求很高,需要是WBO的關聯企業才可以成為LP。
區塊鏈的組織理念在于社群經濟,WBO FUND要求基金有限合伙人來自關聯企業正符合這個邏輯,他們希望通過整合錢之外的資源為區塊鏈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服務。陳啟新認為,區塊鏈行業是需要相互支持的,除了投錢之外,還要在錢之外的資源上為項目方提供幫助。在項目選擇上,“all in 區塊鏈”是WBO FUND的第一標準,最近一段時間,基金主要關注的投資方向是交易所、錢包和垂直領域的公鏈。
希鷗網了解到,會員600多個、合作機構超過500家,WBO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,成為服務全產業鏈的平臺,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以及公益性、整體規劃、法制法規建設做貢獻。區塊鏈項目方在這個生態中所能獲得的服務包括技術支持、產業發展、投資對接、會議展覽、社群營銷、新聞媒體以及交易所相關的服務等。
WBO FUND與比特財經等區塊鏈媒體合作良好。談及近期很多區塊鏈媒體經營不善、紛紛退出,對這一事情,陳啟新的觀點是區塊鏈媒體必須把區塊鏈挖礦、開放、分享的精神注入企業融入項目,成為一家擁有流量和現金流的公司,如果只按常規媒體的動作來做,是沒有出路的。
創始人是項目的天花板,這個定讖在區塊鏈行業內仍然受用。陳啟新告訴希鷗網,WBO FUND所投資的區塊鏈創業者要具備以下特點:
第一,有連續創業經歷,在過去創業的過程中使能力得到充分釋放;或是有過一次創業成功的經歷,創業成功,驗證了一個創業者所要有的通用創業能力。
第二,區塊鏈創業者要能夠自帶燃料,項目的發展和成長不能完全依靠投資人輸血,創始人自己要有一定的資金能力。
第三,最好是在區塊鏈領域已工作三年,對區塊鏈行業十分了解,認同區塊鏈價值觀。
除了以上三條,陳啟新還特別提到優秀的區塊鏈創業者要有一個好身體,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在追求夢想的路上,必然要經受各種壓力和困難。同時,創業者要對品牌公關比較敏感,知道如何與媒體打交道、釋放項目的品牌價值。
任何行業初期都會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,因區塊鏈token具有的投資屬性,區塊鏈行業在過去半年經歷了大風大浪。進入今年下半年,似乎區塊鏈聲音降低了,看似區塊鏈行業開始走下坡路。陳啟新非常不認同這一觀點,在他看來,每天都有大量新人進入區塊鏈,他說,“如果區塊鏈因為某一個節點影響發展速度,那區塊鏈就不是革命性的技術”。
言談中,陳啟新十分看好區塊鏈的未來前景。在他看來,區塊鏈是革命性的技術,而且區塊鏈成熟的周期要比互聯網快很多。真正的主力軍還沒有加入,一旦行業形成爆點,將點燃所有人的激情,加入區塊鏈的人越來越多、速度越來越快。陳啟新看來,促進行業大發展的前提只有四個字:應用落地。如今很多項目不能與市場場景相結合,大浪淘沙,越來越多落地的項目出現,少數人參與的區塊鏈便會像互聯網一樣,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面。
人人進入區塊鏈,是必然的,是不可逆的,這正是區塊鏈的厲害之處。陳啟新說
本文允許轉載,轉載時需注明出處:全時財經 - http://www.clothingreviews.net/commercial/20180823/4275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