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券時報網()08月02日訊
招商證券謝亞軒2日發布宏觀研究認為,8月存款準備金需要上繳,流出銀行體系的錢有限,財政存款季節性小幅上繳,央行外匯占款仍然維持低速增長,總體而言,這些因素對流動性的影響相對有限。
利率債和信用債下半年供給加速。8月普通國債發行將迎來發行高峰期,預計發行規模將高達3748億元,地方政府債的發行規模也有望超過5000億元,對流動性會有一定沖擊。8月6000億元特別國債到期,對市場流動新影響較小。預計特別國債將會續發,全部或絕大部分仍將采取借道商業銀行向央行定向發行(類似于07年操作),只有很小一部分可能采取公開發行。
8月公開市場資金到期量大,共計13975億元。跨過季末之后,央行暫停28天逆回購操作,重回“縮長放短”,投放大量短期資金,集中于8月上旬的逆回購到期9100億元,15日到期的2875億MLF和18日到期的國庫現金定存。
央行在公開市場交易公告中明確指出,政府債券發行因素對流動性形成的沖擊,是投放流動性主要考慮之一。因此,雖然8月公開市場資金到期量較大、以及債券發行壓力上升,但只要是可預期的因素,央行會在資金供應方面充分考慮,以維穩流動性,但這并不意味著央行流動性中性適度的貨幣政策發生變化。8月流動性仍不讓人省心,不可過度樂觀。
從近期的政治局會議、銀監會2017年年中工作座談會、以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談及的“灰犀牛”風險的表述,這些會議強調存在的風險和監管的必要性。由于自查督查和規范整改工作之間安排4至6個月的緩沖期。8月整體監管升級的可能性較小,但是下半年嚴監管的方向并未發生實質性改變。
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;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/圖片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我們處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