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/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/日韩免费视频/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

全時財經

首頁 > 頭條 > 正文

如懿傳崩盤背后,天價片酬被監管終結,流量明星和大IP一起涼涼

文 劉丹如

編 嚴冬雪

2018年注定成為影視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。“大IP”和流量明星在今年迎來同一個詞:涼涼。

近年,大IP+流量明星的組合是收視率和播放量的保障,這種打法助長了明星片酬一再上漲,最終引發眾議,頻遭央媒點名批評,仍舊無法根除——天價片酬背后的根本是市場供需不平衡,近十年來,中國影視綜藝集中爆發,市場對于演員歌手的需求空前強烈,偶像市場更是受日韓影響,擁有龐大的市場基礎。

相比日韓,中國人口基數大,粉絲市場規模高達千億,有大眾知名度的明星卻不夠多。這種市場稀缺性決定了明星片酬居高不下,在高度市場化的影視行業,惡性循環業已形成:不管要價多高,只要能保證流量,有觀眾買單,就一定有大量劇組不得不將制作成本大部分用于支付演員片酬。

破局之勢從去年開始顯現。《人民的名義》《我的前半生》《白夜追兇》《河神》等精品劇的出現,宣告流量主宰收視的時代已經開始衰落。到今年,這種現象更為明顯,一大波IP劇高開低走,如翻拍版《流星花園》除了開播時引發討論,后續鮮有關注。

接著,是單集價格高達1500萬元的《如懿傳》,因為與《甄嬛傳》原著出自同一作者,這部戲曾被寄予厚望,小說版權和演員片酬都刷新了行業最高值,但開播后,不論口碑或播放量都完全無法與《甄嬛傳》相提并論。

大IP不再靈驗,流量小生的光環同樣失靈。暑期期間,由鹿晗和關曉彤主演的《甜蜜暴擊》成為年度被嘲神劇,豆瓣評分僅為3.0。楊洋、張天愛主演的《武動乾坤》,據傳投資達到6億元,開播后同樣反響寥寥。

高價低質成為流量明星的代名詞,新京報統計了2014年至今年流量明星的主要作品、網絡評分及播放量等數據,結果顯示:大部分流量明星影視作品網絡評分在3到5分間徘徊,7分上下已屬高分。反觀今年火爆的劇集《鎮魂》《延禧攻略》等,幾乎都由新人擔綱,卻成為爆款。

為什么?

流量時代不再

“流量”一詞始于互聯網,指用戶帶來的點擊和關注,后用于明星 ,起源于國內偶像明星的爆發。

2014年,《古劍奇譚》捧紅了李易峰、馬天宇、陳偉霆等一眾藝人,三人身價一夜暴漲。隨后,以愛奇藝為代表的視頻網站開始發力會員付費制,《盜墓筆記》的火爆一舉打開了網劇市場,兩位主演李易峰和楊洋成為最紅的男演員。

之后,從韓國組合EXO退團回國的吳亦凡、鹿晗等人將國外的粉絲應援方式帶回國內,偶像明星的影響力占領社交網絡。鹿晗在2014年8月發布的一條個人微博,評論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,至今被視為流量明星影響力的教科書案例。

與傳統藝人相比,新偶像們自帶流量光環,通過社交網絡造勢,成為投資方和制作方的“搖錢樹”。2014年前后,流量偶像擔綱網劇的快速發展,為國內影視市場整體產量帶來爆發,競爭白熱化。想要爭搶用戶時間,采用自帶流量和話題的明星最為保險,在市場需要和明星自我炒作的雙重推動下,天價片酬的現象愈發嚴重,流量明星疲于奔命于各個劇組,陷入品質困境。

惡性循環背后,市場不會包容太久。

矛盾從2017年上映的《孤芳不自賞》開始爆發,兩位主演Angelababy、鐘漢良片酬加起來1.5億元,卻被曝出女主角大量使用替身和摳圖、雇傭水軍刷網站播放量與影評等消息。從這一階段開始,針對流量明星的批評集中爆發。

一邊是輿論的大規模譴責,另一邊是流量偶像在過度曝光之后,實力短板開始凸顯。近兩年來,流量明星成為低品質劇集的代名詞,豆瓣評分一路走低,票房能力也逐漸不被市場認可:

吳亦凡主演的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》《幻城》《夏有喬木雅望天堂》《致青春2》;鹿晗主演的《重返二十歲》《盜墓筆記》《擺渡人》《我是證人》《長城》;楊洋參演的《暴走神探》《從你的全世界路過》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;李易峰參演的《梔子花開》《怦然星動》《心理罪》,以上電影盡管有粉絲線上宣傳、線下包場,票房表現仍舊十分平庸。

另一方面,真正火爆的是《戰狼》《紅海行動》等,甚至是印度片《摔跤吧爸爸》。《我不是藥神》《西虹市首富》的成功,也與流量明星毫無干系。

新人的殘酷

觀眾是喜新厭舊的。

以色侍君何以長久?流量明星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。今年上半年,微博的明星榜單被兩檔綜藝占領,《偶像練習生》和《創造101》的新人,將李易峰、陳偉霆、鹿晗、吳亦凡打為“上一代”流量明星,后浪終于還是拍過來了。

網劇同樣成為造星新平臺,《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》《你好舊時光》《雙世寵妃》《我的皇帝陛下》等小成本青春網劇捧出了一大批新人。短期內,粉絲規模不會增長,新偶像卻不斷冒頭。據AI財經社了解,不少經紀公司仍在大批量組建男團女團,栽培新人,一些藝術類院校的大一新生剛入學就會被簽約。

供給端數量變大,觀眾可選擇的余地也變大。一個對接明星的廣告代理商告訴AI財經社:“他們現在偏向于選擇剛紅起來、價格不高的新人,一方面看重他們背后的潛力,另一方面成本也極大的降低。”

8月26日,《延禧攻略》收官,總播放量超過135億。在慶功會上,愛奇藝的CEO龔宇表示:“作為今年的第一個、唯一的爆款,《延禧攻略》是中國影視行業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。“在他看來,這部劇證明了,只要是演員優秀,制作水準高,就一定能出好作品,流量和大IP并不是萬金油。

龔宇說:”觀眾不是隨波逐流的,每個人有自己準確的價值觀判斷,是好的作品一定會博得觀眾的喜歡。“

實際上,對于長期收不抵支的視頻網站而言,高價片酬的現象如果能得到改善,不僅制作方受益,視頻網站同樣能夠以更好地價格購買品質更好的劇集,進而拉動廣告和付費會員業務。近兩年,優酷、愛奇藝、騰訊都在通過自制劇和自制綜藝的方式,控制制作成本,提高制作質量,進一步推動了整個行業對于品質的重視。

尤其是,隨著觀眾的審美也不再停留于顏值,整個市場會越來越回歸理性,流量明星沒有硬實力,被市場拋棄只是時間問題。

本文允許轉載,轉載時需注明出處:全時財經 - http://www.clothingreviews.net/toutiao/20180829/434821.html